Media News

大家不用擔心,這篇文章不會劇透《復仇者聯盟4》,因為筆者5月份的工作實在太忙碌,至今仍未抽到時間去觀看這部非常受歡迎的電影,因此,本文純粹借這套電影來分析親子間的相處,絕無劇透。 「我為你好」魁隆式想法橫行 如果大家一直有追看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也知道故事發展的關鍵在於大奸角「魁隆」。魁隆與其他電影的傳統壞蛋不同,他並非為了一己之利益,如金錢、王位、統治世界等,亦並非為報復而成為大奸角。相反,他有一個更大的宏願,就是拯救全宇宙!他深諳宇宙如果繼續被大量人口佔用的話,遲早會因資源耗盡而滅絕。魁隆想出的方法,是消滅宇宙一半的人口,以免資源被過度耗用。雖然這個方法不被「正義」的英雄主角們所接受,但確是可以保住另一半人口,讓他們及其下一代有足夠的資源永續下去。這故事有趣的地方,是大奸角由始至終都認為自己的做法正確無誤,甚至視為神聖使命,即使要背負全宇宙的指罵痛恨,受盡惡劣的批評,但消滅行動仍然要繼續下去。 大家想一想,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或家庭相處之中,魁隆式想法也經常出現。曾經聽過一個例子,一名媽媽懷有雙胞胎,但到懷孕中期,醫生告知父母雙胞胎能同時存活的機會是零,父母只能選擇放棄其中一個,讓另一個存活下去。這時,父母應如何抉擇呢?或許,這關乎孩子生死的重大選擇,並不容易,但事實上其他大大小小的抉擇,一樣不時在各個家庭中出現。例如每逢5、6月,很多家長都為孩子同時報讀幾間小學,若幸運地獲得多於一間學校取錄,這時,家長會基於什麼原因去替小朋友作出抉擇呢?孩子會明白為什麼替他選A學校而不是B學校嗎? 再微觀一點,我們每天也因着孩子的行為、學習及生活等,作出很多他們不明白的指引和選擇。例如有小孩很喜歡看電視或玩手機,在他而言,根本不明白為何父母要他放下這最愛的事情,專心學習。作為父母的若沒有好好解釋清楚,他們的行徑在小朋友眼中跟魁隆無異,同樣是不講道理,只是消滅了他們一半的玩具、減少了他們一半的玩樂時間。 「仇恨」非良方 問題難解 為人父母的,不妨多解釋我們每一個指令背後的原因,若事事只歸因於「我為你好」、「你將來就明白」等長線概念,孩子們這一刻其實摸不着頭腦。父母可嘗試用一些簡單而直接的例子,以及運用淺白的字眼,讓小朋友明白我們需要他作出改變的原因。 復仇者聯盟這齣電影名字再一次提醒大家,以「仇恨」去處理問題,並不能解決問題。目前社會最需要是正向教育,家長必須以愛及正面信息去跟孩子解釋我們所作的每一個決定,這樣,小朋友才會更有動力去面對成長中的挑戰。 文﹕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轉載自:2019-05-21《明報》專欄:復仇者聯盟與親子相處
Read more
<div id=”upper”> <img class=”size-medium wp-image-12985″ src=”https://www.sthilarys.edu.hk/wp-content/uploads/2019/05/8fe4047cda13bd4e32d962f3a6936fd0-600×316.jpg” alt=”” width=”600″ height=”316″ /> A user-friendly video platform that allows students to upload videos and organise them.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following experiences from these famous people. Thomas Edison failed 10,000 times before inventing a commercially viable electric lightbulb. James Dyson spent 
Read more
轉載自:2019-04-18《親子王》報導本校 鏠出無限創意關愛
Read more
  今期想談談一個有關香港教育的問題,特別是現在當家長的、當學生的,壓力都很大。然而,壓力實際上並非來自默書、測驗或考試,歸根究柢,是升學問題,包括小一派位、升中派位和大學聯合招生(JUPAS)放榜。這三大升學關口,是衍生出無數家長及學生在功課、默書、測驗及考試上不斷角力的主因。 三大升學關口 壓力之源 在目前的升學放榜機制下,家長是無法掌握全盤資訊的,亦難以即時知道子女當下的分數或成績,能否順利考入心儀的學校。因此,不管孩子的成績是否已達標,以防萬一,唯一的方法就是繼續加操。這種「操練」的想法,亦可能與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化有關,歷代書生都是想盡辦法把書本背得滾瓜爛熟,期望一中科舉,名成利就,而很多萬世傳誦的故事,亦是講述年輕人如何為考功名「搏到盡」讀書,包括懸樑刺股、鑿壁偷光等等。 不過,話說回頭,以今時今日的科技,其實大有機會可透過促進資訊流通去減低家長和學生所面對的升學壓力。當然,這篇文章只是空想,未知能否成為紓解讀書壓力的鑰匙。 我認為,大可以考慮把區塊鏈 (Block Chain)的技術概念應用在升學派位的機制上。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分散式開放性去中心化的大型網絡記帳方法,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採用相同的技術標準來處理信息及資料,滿足不同持份者在各種需求帶來的數據存取需要。 提前知結果 家長早作部署 以小一派位為例,根據現行機制,家長先要在首輪「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選擇心儀的學校,如落選,便要在第二輪「統一派位」階段選報學校。由於教育局需要收集所有家長的選校意願,再進行數據整理,之後才可派位,家長往往需要等候半年時間才知道結果。試想想,如把區塊鏈概念引入,K3家長只要在電腦輸入相關資料後,便可以即時知道孩子是否獲取錄,如早知心儀小學已額滿,又或者孩子不夠分數,完全沒機會派上,家長便可作出其他部署,不用擔心足半年。 再以小六派位為例,其實早前教育局擬推出新政策,將提早公布在首輪已成功獲派中學學額的學生名單,好讓學生不必再飽受呈分試的壓力。這亦可見利用區塊鏈技術把資料整理和公開所帶來的好處。在中學派位,若家長更清楚知道子女的呈分試成績能否派到心儀學校,他們可更早作出選擇,大大減輕家長和學童的壓力。同樣大學聯招JUPAS放榜機制亦如是,學生經常盼望報讀「神科」,結果有過多學生報讀同一科,但同時有些科目則沒有足夠合資格的學生報讀。事實上,有很多學生是有足夠分數入讀大學的,只是因為沒有公開這些數據,以致在報科時未能有更好的規劃,結果未能入讀大學。 在概念來說,上述壓力都是可以透過引入區塊鏈技術來解決的,當然仍有大量實際操作要考慮。但說到底,不論家長或學童的學習壓力,很多時是來自錯誤的期望管理(Expectation Management),最實際的解決方案,就是家長及社會都需要明白,一個生命的價值,不單在於畢業於哪一間學校,而是在乎勇於奉獻自己。 轉載自:2019-04-16《明報》專欄:假如把區塊鏈技術引入派位機制
Read more
近期,由日本藝術家相蘇敬介創造出來的Momo雕塑,引發很多關於網絡為兒童帶來危險及威脅的社會討論。這件事簡單來說,是源自幾年前出現的Momo Challenge及其他危險的網上挑釁遊戲,企圖讓孩子相信網上恐嚇留言,做出一些攻擊別人甚至是自殘的危險行為。 這件事在香港的家長群、媒體甚至在學校裏發酵。社會上很多人討論這事情的真偽,一些外國傳媒更宣稱這件事是假新聞。當然,作針對性的時事評論或社會現狀分析,探究這則新聞的真偽性是有必要的。但即使新聞是假的,家長及學生以訛傳訛,三人成虎,已把謠言當作事實。 從這幾周傳媒及家長群的反應,明顯產生了「警訊效應」,即本來大家都沒有留意這件事情的,然而因着傳媒廣泛報道,家長不斷在群組表示極度擔心,結果引起本來對事件毫不知情或沒有接觸的孩子去注意,而且主動去搜尋有關這件恐怖事件的新聞,加快了事件的傳播。有些小朋友甚至會自己編製恐怖遊戲來嚇唬同學,以致我們處理學生輔導時更加困難。 其實這類事件並非在這一兩年才出現,亦不是網絡媒體獨有的恐嚇行為,類似的恐嚇「小遊戲」其實在很多年前已經存在。在筆者讀書的年代,已有「傳紙條」方式的死亡恐嚇遊戲。有人會把紙條傳給我,內容寫上︰如果我不把這紙條重抄10次,我家人便會有生命危險等等。 必須監管孩子使用網絡 細心想,這些威嚇是「真」是「假」是否重要?在教育孩子上,這些威嚇流傳在於哪一種媒體,是「紙條」或「網絡」,是「YouTube」或「WhatsApp」又是否重要?當然,網絡傳播比數十年前的「傳紙條」方式,傳播性更大更廣,因為網絡能同時用聲音及畫面去把信息烙印在小朋友的心坎中,也反映出多媒體對人的影響。 但這件事更可怕的地方是,作為家長、老師,我們究竟有否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我們跟孩子的關係,又是否如想像中親密呢? 先講關心。小朋友使用網絡是應該被監管的,尤其在孩子心智未成熟的時期。由於小朋友很容易誤信眼見的事情,而且會幻想其他不同的可能性,因此,成年人有責任監管小朋友使用電腦及網絡,包括考慮是否讓孩子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長時間使用電腦。 何解孩子信Momo? 家長應跟孩子約法三章,限制孩子特定的上網時間,以及規定上網的地點及空間等。我會建議小朋友宜在客廳使用電腦及上網,並坐在餐桌非背向牆壁的位置。這樣既方便家長預備好晚飯需要收拾餐桌時,順道要求孩子停止使用電腦,並邀請孩子幫忙「開飯」;另一方面,這安排亦讓孩子有意識地知道家人隨時可監察他上網的畫面,減少其主動接觸不良資訊的可能性。 談到跟小朋友的親密度,我們更要反思︰何解孩子會相信大眼睛Momo所說,而非相信每天用心照顧及教導他們的親師呢?當孩子感到惶恐或威嚇時,他第一個會找誰傾訴?是自己的父母、老師嗎?還是會按Momo的指示,作出可怕的行為?這正正在挑戰今天以學業為主導的家庭、為口奔馳的父母,你們與子女所建立的關係,又是否如想像中般牢固? 作者簡介﹕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當過浸信會天虹小學「白武士」5年,把它從殺校邊緣挽救回來,成為教育界佳話。   文﹕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轉載自:2019-03-12《明報》專欄:Momo可怕不在於它的大眼睛  
Read more
當我們知道自己會成為父母,當準媽媽還是懷胎十月時,我們便開始為孩子憂心。我們會憂心孩子出生後是健康嗎?各方面發展正常嗎?當小寶寶出世了,又擔心授乳期奶量是否足夠,還會一一記錄孩子的大小二便。當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會擔心他飲食健康,吃飯速度太慢,經常督促他們要多吃蔬菜。當他們進入學校,我們會擔心他追不上學習進度,擔心他考試、默書不懂,擔心他上課沒有舉手答問題。我們會要求孩子每天早點完成功課,考試前三星期停止玩樂,開始留在家中溫習等等。這些都是每一個父母必經的階段。 父母都能稱職嗎? 想成為律師,由大學讀法律、實習到正式取得律師執業資格,至少要六七年時間;要成為醫生,路途也十分漫長,必須先讀學位六年,再加一年實習,共七年才有資格獲聘為駐院醫生,專科則要再進修;想當一位老師,我們需在香港完成四年教育學位課程,才可取得教師的專業資格。可是,從來沒人提及,當你要成為一個父母,究竟該進修什麼課程?到底要否考核某些專業資格?聽過有人開玩笑的說,不如向「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開一門學科叫「家長」,讓家長可以成為「資歷架構」認可的專業資格。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每個能夠懷胎十月,生孩子的父母就自然能成為家長,但相比教師、律師或者醫生等職業中,影響孩子成長最深的是誰呢?那肯定是家長(父母)吧!然而,如此重要的職份和崗位,卻沒有好的培訓機制,結果,所有父母都能稱職嗎? 出於愛卻成衝突 我們肯定每個父母都希望盡心教育和照顧自己的孩子,但結果是因為很擔心小朋友營養飲食是否均衡,每頓飯家長都變得又罵又勞氣的要孩子多吃點菜;每天做功課家長會擦掉子女所有寫得不好的字體,孩子會含淚的把一頁功課重新再做;每次評估考試前,家長和孩子便會產生衝突,因為孩子要專心「坐定定」八小時來溫習,並要完成一大堆補充練習。 明明父母是出於愛,最後卻很容易成為親子間的衝突。記得聽過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一個嫲嫲告訴小朋友的父母,孫兒有一晚發噩夢後失眠,因為他夢到母親強迫自己完成學校功課和溫習。這故事的母親聽到後極度憂心,她怪責自己明明是出於愛的行為,明明是出於關心的行為,明明是為子女成長為他好的行為,偏偏成為子女的噩夢。 或許愛之心責之切,但我們教育孩子時,可以停一停,想一想:我們明白一切都是為子女好而做,但用什麼方法來表達才是最好呢?或許就如前段所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問,即使不曾修讀過什麼專業課程,但我相信,父母只要能無時無刻記着愛護孩子、陪伴他們成長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天職時,多看多聽不同資料和經驗分享,多閱讀不同親子文章及書籍,其實同樣可以慢慢研習出「家長」這門學問的竅門和專業。 當孩子做錯了事,父母要求孩子望着自己兇狠的眼神來賠罪,這樣的教育情景,除了製造孩子的噩夢,還有什麼好處呢? 文﹕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轉載自:2019-01-29《明報》當至親變成了孩子的噩夢
Read more
放學後的小學校舍傳出小孩玩得興奮的尖叫聲,幾個學生推動着兩輛輪椅,在禮堂內高速衝刺、轉彎,再向前衝,連帶坐在輪椅上的同學,亦因此而感到興奮。跑了兩個圈,推輪椅和輛椅上的學生轉換角色,再度在禮堂中奔馳。 玩耍一番後,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將剛剛還是「玩具」的兩輛輪椅「合體」,變成一輛「十六座小巴」。這「小巴」是為了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舉辦的「花轆Look嘉年華」準備的輪椅花車,巡遊中展示的花車不止是由傷殘人士設計,更有不同的企業、團體參與,而這群學生就讀的德萃小學便是其中一間。 輪椅和健全學生距離似近又遠,雖然在街上見過有需要使用輪椅的人,但真正接觸這工具的機會少之又少。問及學生們到看到輪椅時會否敢坐在上面,「我敢坐!」同學們齊聲回應後,就讀四年級的蕭湘說:「因為我們會行得很累。」累了就可以輪椅代步,說完她和同學都哈哈大笑起來。 德萃小學的學生幫忙改造輪椅,將之變成一輛「十六座小巴」花車。(鄭子峰攝) 「我覺得他們見到輪椅已經很高興了,因為他們很喜歡車。」看見學生們玩得如此興奮,負責帶領他們裝飾輪椅的羅老師如此說。看着學生們面對輪椅時的動作、好奇的反應,羅老師估計他們沒怎麼接觸過這工具:「他們也有疑問,平時車會有方向盤,但輪椅沒有,該如何轉圈呢?」 在這份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們在製作輪椅花車時都顯得興致勃勃,羅老師說希望他們可從中了解到輪椅結構之餘,亦可理解舉辦花車巡遊的原因:「希望用一個有趣的設計,令剛嘗試用輪椅的人士更容易接受,也希望輪椅可以成為一件更有創意的東西。」 訪問當日,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下稱路向)副主席柳冕到學校與學生們交流心得,當問到他們坐在輪椅上的感覺時,學生們馬上七嘴八舌地說起話來,「很舒服,像一輛車般,很快。」、「到時他坐在輪椅上面,她是揸車。」、「我識揸車!」打開了話匣子、熟絡了以後,學生們開始對他使用的電動輪椅產生興趣,甚至和他來了場比賽,看是電動輪椅快,還是學生們推的輪椅快。 學生們和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柳冕來了一場輪椅比賽。(鄭子峰攝) 學生對輪椅的印象正面,但柳冕說這種想法在健全人士中,尚未算普及。「今次我們有部分輪椅讓健全人士試坐,他們都有點芥蒂,覺得『好人好姐』,沒理由要坐輪椅。」對一般人來說,輪椅往往和「傷殘」二字綑梆在一起,他說路向這次的活動正正希望改變這種思想,向大眾展示輪椅不單是傷殘人士的代步工具,健全人士亦可使用,甚至可以將之當成玩具。 柳冕指,希望改變大眾認為輪椅一家是傷殘人士使用的想法。(鄭子峰攝) 一個人帶頭裝飾輪椅,在世人眼中可能是標奇立異,但柳冕認為,當一大群人一起做這件事,就會變得普遍,就如戴眼鏡一樣。他說:「好像要戴眼鏡的人,眼鏡也可以裝飾,你不會歧視人戴眼鏡,我們坐輪椅也希望他們以同樣角度看我們。」 轉載自:2019-01-18 《香港01》小學生大改造 輪椅變身「十六座小巴」
Read more
德萃教育機構(St. Hilary)目前在港擁有兩間小學及兩間幼稚園,是廣受家長歡迎的幼小一條龍學府,今次介紹位於九龍旺角的漢師德萃學校(VNSAA St. Hilary’s School),朱子穎總校長及馮鑑邦校長指今年學校的學習主題為盼望學生「成為謙卑的先鋒」(Be a pioneer, serve humbly),一起聽聽兩位校長怎麼說。 兩間小學分校 同一辦校理念德萃小學分別在大埔及旺角都設有校舍,大埔校舍名為德萃小學,於2016年創校,校址位於前香島專科學校大埔分校,而旺角的漢師德萃學校則於去年9月開校,兩間德萃小學以校訓「德以為本 學以精萃」為教學方針,朱子穎總校長說:「大埔及旺角兩間校舍都會用同一套課程、同一套教學策略及同一個管理方法運作,只是1A-1D四班會在大埔校舍上課,而1E-1H這四班則會在旺角校舍上課,家長可按地區自行選擇校舍。」 學校的禮堂設於地下,擁有很大活動空間。 根據朱總校長所說,目前兩間小學已預留共同時間為空堂,老師會用視像會議方法共同備課,能做到教學同步,作為大家庭,連幼稚園都會與小學一起參與活動,例如去年10月德萃就舉辦了「Beach Run」活動,千名德萃學生拿著香蕉在沙灘跑步,或幼小學生一同參與剛過去的大型聖誕活動,整體氣氛及成效非常好。 德萃去年底的大型聖誕活動,場面盛大熱鬧。(圖片轉載至學校網頁) 年度主題──成為謙卑的先鋒德萃小學今年的教學主題為盼望學生「成為謙卑的先鋒」(Be a pioneer, serve humbly),這句口號幾乎遍佈校園每個角落,包括課室壁報板、走廊壁報板等,漢師德萃學校校長馮鑑邦表示「期望每名德萃小朋友不單止能夠成為領袖,更加要成為謙卑的先鋒。無論校內校外,不單止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及批判思維,而且更要成為服侍他人的領袖,例如服侍同學、老師、家人,甚至服侍社會的明日領袖。」 朱子穎總校長(右)及馮鑑邦校長(左)。 學生於小息時都會抽空閱讀。 創新概念 禮堂與圖書館結合漢師德萃學校位於旺角鬧市,面積不大,所以校舍並沒有一個很大空間作圖書館,一向提倡創新教育的朱子穎總校長就談到「我們利用了第三位老師(The Third Teacher)這教學方法,第一位老師意思是課室中最叻的人就是老師,第二位老師就是同學與同學之間互相都是老師,第三位老師就是環境,所以我們心想學校的環境是否能創設更多教學理念或想法,讓小朋友行為得到改變,所以既然這校位於市區,面積比較小,未必有一個圖書館,那不如就將整間學校變成圖書館,將圖書館與學校結合,所以就得出School as Library(Sch-Brary)這設計概念。」 Sch-brary設計理念創新,又能善用校舍每個空間。 朱總校長續說:「當你一踏進這學校的大門一刻,無論禮堂或教員室,我們都用圖書館的書架概念作為設計,所以地點就變得很有彈性,本身禮堂純粹是集會地方,講台並不是每天都有表演,所以將講台變為圖書館,讓同學小息上台看書,或隨意坐在書架上,務求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我們不用刻意強迫小朋友每天要看多少本書,做多少份閱讀報告,讓他們在舒適環境下,垂手取出圖書閱讀,這才是最重要。」 教員室開放式設計有原因兩位校長帶領筆者走進漢師德萃學校的教員室時,筆者感覺非常新鮮,此校的教員室有別於一般學校,它的感覺更像一個開放式辦公室,馮校長說「我們在構思教員室時,先由老師(Facilitator)作起點,因為老師的付出(Input)很重要,他們不再埋頭苦幹改簿,不再局限於自己的知識,在有空堂時能夠與其他老師進行跨學科交流、協作或備課。我們深信科目只是人類賦予它的一個框架,其實學習不應該存有科目這概念,所以學校希望老師之間能夠加強溝通。」 圖為Mr O與學生上英文課情況,學生踴躍舉手回答老師提問。 本地課程結合國際課程 英普教學德萃小學以本地課程為主,同時又結合了國際課程的特色,如融合IPC、PYP等國際課程元素,著重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和專題報告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透過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馮校長深信「生活就是教材,教材就是生活。」至於授課語言方面,德萃主要以英語及普通話授課,中文及常識以普通話授課,其他的科目如數學、科學、音樂、視覺藝術及體育則以英語教授。 每早設六節課 下午學生自選活動眾所周知,德萃以活動好玩、多元化見稱,朱總校長說現在小學生每天上六節課,希望在六節課內已能學完本地課程,一方面提升了老師的教學效能,另一方面下午學生自己就能夠決定進行哪些活動,周一及周五會進行OLE(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周二至四就讓學生選擇一個他關心的城市議題,配合「啟夢者計劃(DreamStarter)」方法學習和解決,這計劃會透過網上眾籌,共享資源及經驗分享等方式,提高公眾對學生夢想的關注,協助學生一步步實踐目標。而學校更計劃在2020年,將六堂課堂濃縮至每天四堂,因為校方深信調整教學效能後,可以騰空更多空間讓小朋友自主學習。 家校善用手機App處理通告及收費校方有見未來社會發展大趨勢非大數據莫屬,所以德萃小學成為十間參與「香港教育界電子課幣促進計劃」先導計劃的學校之一,學校採用GRWTH這個手機應用程式,處理老師、學校及學生三方之間的通告、功課、文件及收費,例如學校將所有通告電子化,在學校角度可更有效節省製作及追收通告時間,保障通告回覆內容的可靠性及回收通告的穩定性,減少紙張浪費更環保,在家長角度看,學校每天放學前就會將通告及文件提早放上應用程式,讓在職或全職家長可預先透過手機處理所有文件,在孩子放學後可騰空更多時間關心小朋友,而且所有通告回條以電子檔形式存於手機,以便記錄存檔,便利雙方。 小學生席地而坐,享受與Mr O的音樂交流時光。 朱總校長認為「學習本應是快樂」很多香港家長會心存疑問「快樂學習真的可行嗎?」,每天上學只是玩樂,真的能學懂知識嗎?當問到「快樂」與「學習」兩者如何取得平衡點時,朱總校長就分享了兩個獨到看法,他說「學習本身應是快樂,好奇和快樂是同一樣東西,如小朋友看到一集碟,他會想找東西去敲敲它,但成年人就不容許他們這樣做,加上現今學習很多時流於機械式操練,令本身快樂學習的元素失去。傳統的操練法在教育學者角度看,其實鍛煉到速度及準繩,例如運動、音樂,但操練法卻不會令學生學到新知識,例如學生不會因為透過不斷操練泰文,而在短時間內由不懂變成懂得泰文,作為學校,我們希望及早為學生裝備自學自理能力,讓他們學懂自行找方法解決難題,迎接將來2030、2040世界。」 漢師德萃學校VNSAA St. Hilary’s School地址:九龍旺角洗衣街22號電話:2316 
Read more
當孩子或者學生犯錯,作為家長或者教師,一定要斥其非,指出他的不是,這是每一個關心孩子成長的成年人都必須要做的事情。但大家可曾見過,有家長會在街上歇斯底里地怒罵孩子?到底成年人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還是在想幫助孩子糾正行為呢?這兩者之間的分別在哪? 試舉一個例子:有學生忘記帶功課,老師指斥他時說:「你為何不帶功課?」、「為什麼又忘記帶功課?」或是「不是提了你很多次嗎?你一次又一次忘記帶功課」等。大家認為,這位老師是在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還是在教育學生呢? 我們可從幾個角度分析。 重複消極發問無助糾正 首先,當孩子做錯事時,若我們只是不斷地重複問他「為什麼」做這件錯事,表面上好像是真的想了解背後原因,但實際上孩子很難回答的。假若他知道自己為何不帶功課,他就不會忘記帶吧!其次,我們會很容易在學生面前覆述他曾犯過相類似的錯事,如說「你上星期又忘記帶」、「兩個星期前又忘記帶」或「我昨天明明提你了,你今天又忘記帶」,這種重複,只能讓孩子知道自己仍然沒辦法改善好,基本上與糾正行為沒有關聯的;再者,我們會重複說些消極沒意義的發問,例如:「你要我說多少次才記得呀?」、「為何A同學記得,你又不記得?」 這樣看來,老師說這些話都是在「發泄情緒」,而不是幫助學生改變行為的方法。即使可以改變,也不過是孩子不想你再在他身上宣泄情緒而作出改變。這種「情緒勒索」,並不能真正改善到孩子的行為問題。 提出方案 與改善行為有關聯 但如果從教育學生的角度出發,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做法。第一種是「正增強」,即跟孩子說「你今次忘記帶不要緊,但下次你記得帶時,我會獎你零食或者小禮物」,這種方法有助孩子提升動機,他會為獎賞而作出改變;第二種是「負增強」,即剝奪孩子喜歡的或是既有的利益,如說「因為你忘記交功課,所以罰你沒有小息時間」、「你今天不可以去公園玩」或者「不買你想要的玩具」,孩子會因為害怕失去他們的權利或喜歡的東西而改善行為。 說到這裏,我當然想提出更有意義的方法,就是注重改善行為方案的關聯性。意思是,我們是否可以提出建議或要求孩子做某些行為,而那些行為是與需要改善的行為有關聯的呢?舉例跟孩子說:「你可否做個計劃表或者清單提醒自己交什麼功課?」或「你可以畫一幅四格漫畫提醒大家都要執拾好需要帶的東西嗎?」通過這些有意義或具相關性的行為,孩子就會明白到,自己做錯事所引伸的後果是會影響別人的,因此他們不是為了不被責罵或得到獎品而去作出改變,而是由衷地作出改變。 作為成年人,我們實在需要檢視一下自己如何處理孩子犯錯的態度,以免把情緒化的打鬧變成了合理化,甚至變成一種反射條件:當孩子一做錯,我們反射性的把一些說話或一些行為發泄在孩子身上。當孩子做錯時,我們發脾氣,其實他們不會看到自己的錯處,他們見到的,往往只是成年人罵他們的醜態。這樣,根本於事無補,也無助塑造孩子成為一個有良好品格的人。 文﹕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轉載自:2018-12-25《明報》教育與情緒發泄的藩籬
Read more
生活在香港這個繁華都市裏,不論是小朋友或是成年人,每天也為著不同的事而忙碌。忙於工作、學業、照顧家庭的你們,生活的腳步也變得愈來愈急速!這次伍少寶老師推介一本叫《漫步》的繪本,讓大家在忙碌中稍微放空一下⋯ 轉載自:2018-12-05《LIBRARY MASTER》好書推介:伍少寶老師 – 《漫步》分享
Read more